婆婆為了讓我替小叔還房貸,以離婚相要挾,卻意外惹惱了小叔本人

1518202.jpg (1200×626)
婆婆為了讓我替小叔還房貸,以離婚相要挾,卻意外惹惱了小叔本人

01

《論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把該做的基礎工作做好,把基礎打牢,就知道如何做人做事了。如果這是這樣理解,有些過於概括了,會讓人不太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中的「本」指的是孔子定義的最高道德「仁」,包括孝與悌。所謂「孝悌」,指的是孝順爹娘,敬愛兄長。那句話的意思也就是,孝悌為仁之本,在這些方面務本,具備了道德基礎,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

這放在古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過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做人的根本其實是懂得並遵守做人的準則,劃定了準則範圍,孝順爹娘、敬愛兄長都可以涵蓋在內,同時,在與家人之外的人相處時,也會遊刃有餘。

做人的基礎當然是打得越牢越好,越全面越好,越合理越好,如此就能對之後的人生起到良性的指導作用。反之,如果基礎很薄弱,或者認知和觀念以及做人的準則存在紕漏,則容易讓人犯錯,尤其會在人際關係方面犯錯。

從家庭的角度來說,這些道理同時適用於父母和子女。但是,從父母子女的出場順序來說,是先作用於父母,然後才作用於子女。如此就有了一個關鍵問題需要注意:父母首先要明白這些道理,才能把這些道理教給孩子,教得對不對,好不好,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

常規意義上來講,覺悟高的父母教出的子女覺悟也高,反之亦然。不過也有例外情況,如果子女本身覺悟很高,或者在成長過程中有其他人指導的話,即便父母沒教好,他們也不至於跟父母一樣覺悟低,比如下面這個女人的婆家,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婆婆為了讓我替小叔還房貸,以離婚相要挾,卻意外惹惱了小叔本人

『有的人年紀越大懂得越多,會成為一個讓人敬重的智慧長者。有的人則不然,雖然年紀一直在增長,但是思想覺悟一直停留在一個很低的層次。雖然說這跟他們本身的成長環境和受教育的程度有關,但其根本作用的,是他們自己是否活得用心。

一個人如果活得用心,有追求,即便起點很低,即便生活條件很差,即便以前的認知有誤,也會不斷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從而逐漸完善自己,年紀越大越有智慧。而活得不用心的人,幾十年如一日秉承固有觀念,這樣的人就不會有什麼智慧。

當然,人心是活泛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完善自己,但如果一直沒有這樣的態度,則會一成不變。比如我的婆婆,在我看來,她的觀念就一成不變,她除了做對了「把兩個兒子養大」這件事之外,其他事做得都不怎麼樣。

父母對子女的養和育應該是一體的,而有的父母則只有養而沒有育,我婆婆就是這樣,據我老公回憶,婆婆幾乎沒有教會他什麼有用的東西,很多道理都是他在成長過程中自己摸索出來的,包括小叔的教育,也是由他負責,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沒有被婆婆帶偏。

然而,婆婆卻把兩個兒子的好當成是自己的功勞,她覺得她很偉大,於是就把自己擺在了很高的位置,不怎麼把我放在眼裡,認為她有資格對我發號施令,於是就在小叔買了房以後,要求我替小叔還房貸,被我拒絕之後,還以離婚相要挾。

她沒想到自己的這種行為竟然把小叔本人給惹惱了,他批評了婆婆思想上的錯誤,發表了一番「只想靠自己」的高談闊論:「我還年輕,吃點苦是好事,如果我現在不懂靠自己,以後會很難,我總不能讓哥嫂養我一輩子。你比我年紀大,應該比我更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反倒讓我跟你講道理呢?或許你是好意,但是,做人要有準則,能靠自己的時候就別依賴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該自己走的路應該自己走。」

我不覺得小叔反抗婆婆是不孝,反倒覺得這樣很好,否則婆婆的觀念一直得不到糾正,以後會出現更多麻煩事。』

婆婆為了讓我替小叔還房貸,以離婚相要挾,卻意外惹惱了小叔本人

02

前面那個女人提到的問題,有時候會被人誤解,會被人當成是晚輩不孝,當成是晚輩欺負長輩,其實並非如此。

我們傳統文化中以孝為本,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放到現在,如果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完全不去判斷父母的觀念是否有問題,就不太合理了,因為事實就是,有些父母的觀念並不正確,甚至的錯的。

現在的教育理念講究身心全面發展,觀念和認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當然是從小就接觸正確的觀念和認知更有好處。不是有了父母的身份以後都會變得完美,父母本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不能間斷,做得不好的地方,需要接受他人的指正,哪怕對方是晚輩,也是好事。

尤其到了前面那個女人的婆婆那種階段的時候,子女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她需要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為基準去規範自己做人的準則。本身自己沒能作為榜樣,子女的表現比自己好了,反過來子女影響自己不是壞事,這不僅可以讓自己和子女處好關係,同時也可以讓子女有了父母的身份之後對下一代有好的影響,怎麼說都不是壞事。

婆婆為了讓我替小叔還房貸,以離婚相要挾,卻意外惹惱了小叔本人

03

另外說說「做人基礎」和「成功」的關係,二者之間橫跨著一個過程,只有加上「奮鬥」,二者之間才會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即便是具備「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些做人根本的人,如果不奮鬥就沒有成功可言,至少不會有大的成就,頂多落得個「好人」的名號。

唯有在具備以上根基的基礎上,懂得付出行動去奮鬥的人,才有成功可言。放眼去看歷代「真正」功成名就的人,在成功之前都少不了奮鬥,在奮鬥的過程中都少不了挫折,都少不了衝破各種艱難險阻的韌性和信心。

其實,把「君子務本」放大了說,「奮鬥的精神」也應該包含在內,如果一個人從小就受家庭的影響明白了奮鬥的意義,有關奮鬥的一切在心底紮根以後,就沒有人能阻擋他們成功。

不光想要奮鬥以及正在奮鬥的人要明白這些道理,反面的一些問題也應該注意到,比如失敗者經常掛在嘴邊的「我沒有機會」,這是一種逃避心理,是一種為自己開脫的失敗者心態。唯有在遠離這種失敗者心態的基礎上努力奮鬥,才能騰飛,有了機會能飛得更高。

之所以說要綜合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心理,是因為我們對成功的追求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下一代,甚至會影響更多的晚輩。正是因為有了此類的個人奮鬥史,才能彌補某些家庭教育的不足,否則對於有些人來說,父母沒教什麼,其他也無人可以參考,這樣的人可能會一生與成功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