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人生才剛剛開始】人到中年,別透支「5種關係」,要學會給自己「留退路」

1512455.jpg (1200×626)

人到中年, 以四十為界。

四十歲, 其實就是人生的一個轉捩點。

所謂的「四十不惑」在今時今日已經不管用了。

在如今的生活中, 更多的則是「人到四十特別困惑」。

如果你還未到四十歲, 那你不妨想想, 這四十歲的人生, 到底會變得怎樣呢?

如果你已然到了四十歲, 那你覺得, 你四十歲的人生, 到底是幸福無憂呢, 還是憂愁常伴呢?

很多普通人都活得較為憂愁, 那他們的人生也自然愈發變得「低配」起來。

要知道, 人到中年不得已, 這是眾多人公認的觀點。

為何「人到中年不得已」呢?因為內外的壓力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在日常的職場生活中, 你時時刻刻都在擔心自己是否會被人辭退。

不僅如此, 你還需要為了工作而努力, 只求有朝一日能夠升職加薪。

不過, 到了中年這個階段, 要是還未升到管理層, 那職場的「風險」就會大增。

另外,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 你需要緩解婚姻的矛盾, 同時也面臨著父母養老和撫育孩子的問題。

其實, 人到四十歲, 無論你混得怎樣, 要想為餘生鋪路, 不妨「拉攏」這幾個人, 相信你會有極大的收穫。

別透支同事關係, 留下一兩個靠譜的人, 也許用得著。

職場上, 「人走茶涼」的風氣很明顯。

四十歲的人, 雖然還沒有退休, 但是也是一杯「涼茶」了。

領導會考慮到你的年紀問題, 少安排工作給你;

同事不會把你當成競爭對手,

懶得理會。

也許, 你會有兩個想法:

其一, 年輕的時候, 和同事勾心鬥角很多回, 真的很煩躁。

領導對下屬的態度, 也不友好。

你卻不得不忍讓, 不能隨意和人鬧翻, 要是弄丟了工作, 一家人都要餓肚子。

其二, 四十歲之後, 你不想看任何同事的臉色了。

即便鬧翻了, 故意報復了看不慣的同事, 你也會如願退休。

其實, 你離開了職場, 不等於徹底和原單位沒關係了。

比方說, 一些重要的日子, 原單位會組織退休員工, 一起相聚;

退休後的遺留問題, 還是要找單位的同事協助辦理。

對於同事的感情, 不能「聽之任之」。

留下三五靠譜的人, 在退休後的幾年時間裡, 可能用得著。

別透支鄰居關係, 避免生活環境惡化。

佛蘭克林說過:「如果自己家的窗戶是玻璃的,

就不要向鄰居扔石頭。 」

世上最愚蠢的事情, 大概就是和鄰居鬧翻臉。

遠處的人, 被得罪了, 要報復你, 也要花很大的成本, 「鞭長莫及」的現實, 會把仇怨阻隔起來;

天天見面的人, 被得罪了, 要暗中搗鬼, 輕而易舉。

近處的人互相結仇了, 可以隨時找到你, 把仇恨放大。

要懂得, 遠親不如近鄰。 越是年紀的人, 越需要好鄰居。

曾經, 你和鄰居有什麼恩怨, 都放下來, 見面時打個招呼, 笑一笑, 關係就會融洽。

別透支愛情關係, 留住好的婚姻, 老有所伴。

一個匿名網友, 希望網友給他支個招。 因為他的爸媽鬧分手。

網友極力勸阻父母離, 可是父母卻把一些陳年往事都搬出來, 越鬧越兇, 開始分房睡。

我是隔著手機螢幕, 都能感覺到網友的無奈。

我們總以為, 人老了, 對於愛情就會看淡, 不管身邊的人, 好不好, 也只能忍氣吞聲, 將就著過日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 人的思想也更加前衛了。

有一段時間, 56歲的蘇敏阿姨拋夫棄女獨自一個人開車自駕游, 成為了網路紅人。 很多老夫妻, 都羨慕她。

蘇敏說:「跟他在一起, 就是壓力。 老公只在經濟上AA, 在家務上卻毫不沾手, 洗衣做飯、照顧孩子, 全都是她的責任……」

攜手共度餘生, 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並不一定能夠實現。

四十歲的人, 不管你以前有沒有背叛過家庭, 現在是否有第三者, 或者對前任念念不忘, 都應該做好「善後」工作。

弄丟了婚姻, 也不能遇到一個陪你到老的人, 年紀越大, 越孤獨。

可以花錢請保姆, 但是不能買到免費的貼心的服務。

陪伴, 才是最好的告白。

人到四十, 要懂得跟「自己」搞好關係

人活一世, 最怕的, 便是通不過「自己」那一關。

要想活得好一點, 首先就得多重視自己。

要想自己能夠擁有美好的人生, 那我們就得戰勝內心的自己。

人之所以活得不幸福, 就是因為我們突破不了「心魔」的束縛, 以至於活成了行屍走肉的模樣。

人到四十, 我們要為了家庭而奮鬥, 要為了事業而打拚, 要為了企業而奉獻, 可我們偏偏忘了為自己而活著。

人活一世最大的遺憾, 不是說賺不到錢, 而是根本沒有為了自己而活過。

試想, 當一個人根本沒想過自己的時候, 那他又怎麼可能想到更多的人呢?

同樣的道理, 不管你是誰, 第一時間都需要想到自己, 照顧好自己, 才能夠更好地照顧其他人。

凡事都要有分寸感, 拿捏準了, 才能越活越舒服。

對於人情交往, 不要有依賴思想, 也不要盲目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