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我們身邊有很多婆婆,她們很奇怪。兒子沒有對象,沒有結婚的時候,到處託人給兒子介紹相親對象,迫切想要有兒媳婦。但一旦兒子結婚了,哪怕這個兒媳婦也是自己滿意的。但在兒媳婦進門之後,彼此之間的關係還是會越來越糟糕。就好像婆媳矛盾,就是客觀存在,不能避免一樣。
有人說,婆媳矛盾,看上去是兩個女人的事情,但本質是男人的問題。如果男人能維護妻子,站在妻子的立場上,那麼婆媳矛盾這件事,將會迎刃而解。這句話,理論上來說,一點都沒有錯。這個男人是婆婆和兒媳婦的紐帶,如果不是他,兩個不同年代、不同成長環境,不同生活背景的女人,又怎麼會成為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
所以,婆媳關係是否融洽,男人的態度至關重要。但萬事沒有絕對,尤其是親子關係,歷來百善孝為先,不論男女,確實都很難做到把血濃於水的生養之恩,放在夫妻之情後面。而且親人之間,萬事都講道理,也過於傷感情。所以在婆媳問題上,有些男人,即使拎得清,有時候也很為難,無法做到完全幫理不幫親。
換一句話來說,婆媳問題,完全指望男人也不現實。兒媳婦和婆婆,彼此之間,具體怎麼處理和對待兩人之前的情分,才是關鍵。說白了,婆婆和兒媳婦之間,沒有天生的血脈親情,所以彼此之間的情分,需要後天培養。「頭十年看婆婆,後十年看兒媳婦」,這句話就完美詮釋了婆媳之間的情分由來。
簡單來說,有付出才有回報,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小孩子都懂的道理,有些大人反而不懂了。張阿姨躺在醫院,卻始終沒有等來兒媳婦的看望和照顧,因為她就是不懂得這個道理的大人。張阿姨的兒子林軒五官端正,人高馬大,工作不錯,脾氣又溫和,原生家庭的經濟條件雖說談不上很好,但負擔也不大。
這樣的條件,在婚嫁市場上,原本應該很吃香。但因為林軒個性有點木訥,也就是不愛說話,這麼一來,幾段戀情都不了了之。張阿姨眼看周圍自己的同齡人,子女都結婚成家,有些都抱上了孫子,她著急萬分,到處託人給自己兒子介紹對象,陳瑤就是其中一個。說起來,在好幾個相親對象中,張阿姨最中意的,其實就是陳瑤。
當時得知兒子和陳瑤也彼此看對眼了,她還很高興,所以林軒一開始一直都不明白,為啥結婚後,自己母親會這麼對待陳瑤。後來他在多次的婆媳矛盾中,知道了緣由,母親對陳瑤的喜歡。只是當時迫切想要兒子結婚,短暫的滿意,而這點滿意,已經在陳瑤成為兒媳婦之後,慢慢消失了。因為母親覺得兒子是娶了媳婦忘了娘,覺得陳瑤不僅搶了兒子的愛意,還搶了她在這個家的地位。
婚後一開始,林軒兩口子是和張阿姨同一個屋檐下居住的,陳瑤一開始,是想要做一個好兒媳婦的。她對張阿姨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也儘量在下班後,幫張阿姨一起做家務,弄晚飯。但張阿姨不滿意,她覺得十年媳婦熬成婆,陳瑤進了門,就應該全部承擔家裡的家務活,以及一日三餐,也要做好。
陳瑤還要上班賺錢,自然不可能做到和全職家庭主婦一樣,承擔家裡所有的事情。所以她提出了意見,林軒也幫著她和張阿姨溝通。但效果不大,張阿姨見兒子不幫著自己,兒媳婦又不聽話,她不僅覺得自己「失寵」了,還覺得自己在這個家的地位受到了挑戰。於是她採取了措施,總是裝病,說自己不舒服。
然後讓陳瑤不得不請假照顧她,或者到了家,一點空閒時間都沒有。一開始陳瑤沒發現,婆婆生病,她著急萬分,但次數一多,她就感覺出來了。她覺得很無奈,加上林軒換了工作,住在婆家距離太遠,兩人就在這個時候,搬了出去。張阿姨自然不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更不會認為是兒子的原因,她覺得是兒媳婦讓她和兒子分開了。
於是她對陳瑤這個兒媳婦的「怨恨」,更加深了,到處說陳瑤壞話。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陳瑤作為晚輩,可能也能容忍婆婆。但陳瑤懷孕也好,生產也罷,以及後面孩子成長,買房子等等這些人生中的大事情。張阿姨作為婆婆,能力範圍之內,不僅沒有出一毛錢,也沒有出一分力。雖說這些也不是婆婆的義務,但「人情」往來,講究一個相互。
陳瑤如何能忘記,自己需要婆婆幫一把的時候,張阿姨不是說自己頭痛,就是說自己閃了腰。反正每次都是這麼巧,每次都是身體不舒服。不僅幫不上忙,還要一次又一次,讓林軒和陳瑤出錢,費時間,送她去醫院,輪流照顧她。明明知道一個人,只是在裝病,還要每次花錢,費時間,誰都會厭煩的,所以陳瑤最終對張阿姨死心,並且下定決心有樣學樣。
其實在這幾年中,林軒無數次和張阿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張阿姨能夠明白,以後她的歲數上去了,老了,需要照顧人,肯定要依靠陳瑤。但張阿姨聽不進去,說:「我是你的母親,是陳瑤的婆婆,不管我怎麼樣,你們以後照顧我,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林軒很無奈,他雖然拎得清,從來不幫張阿姨欺負陳瑤。
但也因為張阿姨畢竟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他說服不了張阿姨,也沒辦法說很難聽的話。就這樣,直到張阿姨真的生病了,而不是為了裝病,來擺脫幫助兒媳婦的請求。張阿姨發現她從來就等不到陳瑤來看自己,更別提照顧自己了。而理由,每次都是身體不舒服,這次是因為肚子痛,下次是因為胃痛,反正就是不舒服。
最近這一次,張阿姨住院了,因為心疼錢,就沒請護工。所以張阿姨很希望兒媳婦能夠來照顧她,哪怕是陪她說說話都行。但每次都是兒子過來,林軒太忙了,每次都停留不了多少時間。所以張阿姨再次提出讓陳瑤來照顧,她知道陳瑤因為帶孩子,已經辭職好幾年了,都是在家兼職賺點錢。
但林軒搖頭表示來不了,說陳瑤也生病了,不舒服,正在家裡歇著。張阿姨生氣了,她自然知道這是藉口,哪裡會有這麼多巧合。張阿姨說:「兒子,為啥我生病,兒媳也說不舒服?」,林軒看了張阿姨一眼,苦笑著說:「還不是有樣學樣。」《新書》中有一句話:「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你先付出愛,將來別人也一定會用愛來回報你;你用自己的金錢、智慧等去幫助別人,付出你的福報,將來得到的也是更大的福報。深以為然,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世間萬物,皆是因果循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然也是如此,所以,想要以後對方真心對你,首先你要給予善意。正如文中的張阿姨,其實她眼下的局面,就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