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想孫子,讓兒子三口回老家,被兒媳拒絕:上次回去三天花兩萬

奶奶想孫子,讓兒子三口回老家,被兒媳拒絕:上次回去三天花兩萬

01

子女孝敬老人、給老人花錢,都是心甘情願的,誰家子女不心疼自己父母?

然而不是每一個老人心裡都那麼敞亮,知道子女賺錢不容易,懂得心疼子女的。有的老人覺得自己花錢花得多,才能證明自己在子女心裡的地位。

其實大可不必這麼做,子女的錢也是辛苦賺來的,不如用在關鍵時刻。

杉杉(化名)的婆婆多次讓兒子一家回老家看望自己,卻不是為了一家團聚。

02

在杉杉的眼裡,老年人就像小孩子一樣,雖然是成年人,但是心智會比較幼稚。

畢竟他們活了一輩子,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經歷過人世滄桑之後,心態就會灑脫一些,對子女斤斤計較,也只是情緒作祟。

當然,這要排除那些故意作惡的壞人,他們即便老了也可能作惡。

但是杉杉只不過是個普通人,生活的環境和條件也都很普通,平時聽到別人家雞毛蒜皮的瑣事,也就是一笑而過。

大家都是普通人,有些小摩擦很正常,杉杉還沒有見過子女和老人為了什麼事大打出手的。

也或許,是因為杉杉所在的這個老城區風氣問題。

在這裡大家性格都比較沉穩,自家忙著自家的事情,鄰里之間關係也比較和睦,環境也很安全,還沒聽說過有小偷小摸的事情。

杉杉活得很簡單,學生時代悶頭學習,成年了之後在這個城市打工。

她一直和父母住在這個小區,不太清楚外面的世界人心有多複雜,她也對這些不感興趣。

奶奶想孫子,讓兒子三口回老家,被兒媳拒絕:上次回去三天花兩萬

直到她交了男友,跟這個男人結了婚,這才見識到什麼叫「活的奇葩」。

杉杉和男友是經過同學介紹認識的,兩人感情發展很穩定,在一起2年後結婚了。在結婚之前,杉杉對男友的家人並不了解,只知道他是獨生子。

婚後,杉杉和丈夫住在新房裡,每個月要還房貸,還要考慮生娃的問題,每天都很忙。

兩家父母都是住在自家屋裡,沒有去打擾小兩口。

杉杉的父母年過五十,等外孫子出生的時候,他們都已經退休了。老兩口最喜歡旅行,經常不在家裡,兩人身體還很硬朗,經常和以前的同事約著去爬山。

杉杉的公公已經去世了,婆婆一個人待在家裡不喜歡外出,她平時經常和周圍的鄰居一起聊天,還會打牌,玩得挺開心。

杉杉覺得,兩家的老人晚年都過得挺精彩,尤其是不給自己和丈夫添麻煩這一點非常好。

畢竟,有的同事跟婆婆鬧起來,搞得家裡雞犬不寧,讓杉杉感到很畏懼。

但是杉杉卻想不到,在未來的2年時間裡,自己和婆婆的關係也變差了。起因是某次中秋節放假,杉杉和丈夫帶著5歲的兒子回老家看望婆婆。

一家人團聚了,杉杉給婆婆買了很多好吃的,一到婆婆家就親自下廚做飯。

杉杉幹活很麻利,又很貼心,做了很多婆婆愛吃的菜,都按婆婆喜歡的口味來做。

誰知,婆婆吃了兩筷子菜,就說在家裡過節太無聊了,想出去逛街。婆婆說:「我看鄰居家兒子帶他媽去逛街,給他媽買了好多名牌衣服呢。」

杉杉並沒有反感,只覺得婆婆像小孩子一樣,竟然開始跟別的老太太攀比了。

杉杉爽快地許諾吃完飯就帶婆婆去消費,婆婆這才開心。

奶奶想孫子,讓兒子三口回老家,被兒媳拒絕:上次回去三天花兩萬

然而,就是這一次消費,讓杉杉「元氣大傷」,整整3天的假期,婆婆每天都要出去逛街,每次都買六七千的東西。

3天假期,總共消費2萬多元。

杉杉感覺吃不消了,自己和丈夫辛辛苦苦賺錢,都不捨得給孩子買那麼多名牌東西,婆婆卻大手大腳亂花錢。

如果都是些質量上乘的好東西也就算了,婆婆偏偏買了很多華而不實的東西。

比如昂貴的保健食品、不確定功效的按摩儀……老人都會盲目相信這些東西能保養身體。

送婆婆回到家裡的時候,婆婆剛走到家門口,看見鄰居老太太正要出門,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沖了過去,把剛買的保健食品拿出來給對方看。

這種幼稚的炫耀行為,讓杉杉感到很尷尬。

奶奶想孫子,讓兒子三口回老家,被兒媳拒絕:上次回去三天花兩萬

回家之後,杉杉讓丈夫平時多留意婆婆的生活,讓她別總是相信那些沒用的東西,希望丈夫勸一勸婆婆,別再花冤枉錢。

如果婆婆把退休金都花在這些東西上面,吃出病可怎麼辦?

然而,剛過了兩個月,婆婆就主動打電話給杉杉:「我想孫子了呢……你們啥時候回來啊,我一個人在家裡可孤獨了,我想看看孫子,你們來看看我吧……」

杉杉很不高興,回答道:「你不是想孫子,是想要錢了吧?上回三天花兩萬,買了那麼多沒用的東西,你把錢攢下來買點金首飾也行,你兒子勸你也不聽!我不想當冤大頭,不去!」

後來,杉杉得知婆婆沖丈夫發脾氣,逼著他回老家,也不說什麼「想孫子」的騙人的話了。

杉杉說:「你去也行,把錢留下。」

丈夫答應了,沒有帶卡,而且把自己電子支付上的錢轉給了杉杉,自己只留下兩千塊錢,用這些錢孝敬老母親足夠了。

奶奶想孫子,讓兒子三口回老家,被兒媳拒絕:上次回去三天花兩萬

03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因為老年人身體健康,說明這家富裕,老人的知識和閱歷也是一筆財富。聰明的老人坐鎮,家裡不出亂子。

相反,如果家裡這位老人糊塗,鬧出的亂子可就足夠讓子女頭疼的了。

一:老人虛榮的心態就像小孩,需要糾正

不是每一個老人都懂得跟隨時代的變化而改變心態、不斷學習,很多人活著活著就停下了腳步,漸漸被時代「拋棄」了。

尤其是那些剛剛退休的老人,他們往往覺得自己忙了一輩子該休息了。

於是身體和腦子就一同休息了,不再接收新鮮的信息。

當他們碎片式地偶爾接收外界消息的時候,看到的世界就是片面的,很容易因為知識和閱歷沒有跟上時代而產生誤解,產生偏見,形成執念。

別的老人有子女孝敬,為了博「孝順」的名頭,買了那些沒什麼實際用處的商品時,自家老人看了眼紅,也不管那些東西到底有用沒用,不能做到客觀理智分析。

這時候,老人的心態就被虛榮和攀比徹底占據。

這就和孩子初高中時喜歡攀比一樣,根本不懂得一件商品的實際價值、實用價值和品牌溢價之間的問題,只盲目地追求他人艷羨的目光。

買單的就是「冤種」父母了,而給老人買單的,就是「冤種」子女。

所以,子女不把這種錯誤的虛榮糾正過來,就會被老人的「小孩心態」一直拖累。

奶奶想孫子,讓兒子三口回老家,被兒媳拒絕:上次回去三天花兩萬

二:老年人不要把錢隨便花在「養生」上

針對老年人設計的商品太多了,很多都是投其所好,但實際功效幾乎為零。

這類商品本質上,只是給了老人一個心理安慰,而這種心理安慰恰恰是老人晚年非常渴望的東西。沒有人不怕死,尤其是老人,一年一年看著生命流逝,更加恐懼死亡。

所以他們會捨得把錢花在「養生」上,也不一定是真的相信那些東西可以延緩衰老。

更多的是,這些東西可以填補他們生活的寂寞和空白,讓他們感覺自己遠離死亡。

這也說明,很多老人的生活是非常空虛的,需要子女更多的關愛。

尤其是老伴兒已經去世的老人,或者夫妻感情不好、不能互相給予安慰的,更容易沉迷於無效的養生中。

文/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