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愛情,在這里咋就這么有個性,并因此而讓人心痛?至于黃慎榮,她也許也曾感到,自己在王近山呼出的名字韓岫巖里,近似于韓岫巖的影子,這當然會讓作為女人的她傷心的。至于韓秀榮,據說她到內蒙古后,也曾給王近山寫過信,但一直沒有收到王近山的回信,后來與一位新聞工作者結了婚。2007年韓岫巖去世后,她來到北京,送了自己的姐姐最后一程。
下面這張來自于解放軍畫報,照片上的老人叫韓岫巖。2007年6月的一天,病重的老人堅持要子女帶自己去八寶山革命公墓,看望自己在那里的“親密的戰友”王近山。這時,老人已經86歲,不能走路,只有坐輪椅,而王近山去世已經整整29年,和老人已是陰陽相隔了。而他們離婚已經整整43年了。
來到靈堂,老人默默擦去王近山骨灰盒上的浮塵,雙手顫巍巍地撫摸著骨灰盒和遺像,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滴落在靈桌上。讓老人和子女們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時,窗外突然刮進一股風,似盤旋而至靈桌便再無動靜,給了子女們一種天人感應的驚詫。怕老人更加傷心,子女們趕忙上前來勸:“媽媽,爸爸已經知道您的心意了……”老人哽咽了起來:“真的嗎?”子女們說:“真的!”老人又撫摸著骨灰盒和遺像說:“近山啊,我知道你早年打仗苦……晚年生病苦……現在,我帶孩子們來看你來了!”
隨后沒幾天,老人便在醫院去世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說了一句這樣的話:“近山,你常說,風隨虎雨隨龍,你屬虎我屬龍……我最親密的戰友,我就要來陪你了!”這讓人不禁聯想到老人與自己一直惦念著的那個人的深厚感情,此時,距她與王近山離婚的1964年已有43年了,這個長度是他們磕磕碰碰的大半生。
老人走后,也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與王近山的墓緊緊相鄰。每年清明節,子女們都會前來看望他們,他們也因為墓地相鄰,隨時都能看得見,但這卻讓子女們多少有些感慨——無論如何地,離婚在他們之間像是一道裂痕,無法彌補——前半生,他們愛得轟轟烈烈,后半生卻因愛生罅隙以至反目,如果他們還能原諒對方,那一定會在另一個世界里生活得很幸福。
韓岫巖年輕時
從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人,大約都有一個明顯的性格特征——倔強,為此,他們寧折不彎,而這也讓一些不該有的錯誤出現在他們的人生中。與韓岫巖不同的是,王近山在1978年去世時,他似乎把這種男女間的情感忘了個一干二凈,在昏迷狀態中的他,高喊著問:“敵人到了哪里?我們的部隊頂上去了沒?”兒子告訴他頂上去了,但他還不放心,又問:“誰頂上去了?”兒子回答:“李德生叔叔在那里!”隨后,他說:“李德生在那里,我就可以放心睡覺了!”兒子見他要休息,就為他放起了他最愛聽的沖鋒號聲,他就是在這悅耳的沖鋒號聲里離開人世的。
他,王近山,是個打起仗來不要命的將軍,因為《亮劍》里李云龍的故事大多來自于他,也被一些人稱為 亮劍將軍,但在戰場之外的生活中,他的情商卻多少顯得有些不夠用。在離去時的軍號聲里,他不知道的是,在戰場上被稱為“王瘋子”的他,對愛過他的3個女人傷害也都很深。
韓岫巖是王近山的原配夫人,是一位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革命女性。她是河北人,與貧苦農民家庭,8歲起給人放牛,13歲給地主當長工的王近山不同。她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在抗戰爆發前,她家在河北省清苑縣,開有銀行、煤礦、醫院等家業。當時的當家人是韓岫巖的奶奶,一個60多歲的老奶奶。抗戰爆發后,老太太不愿做亡國奴,把一家人召集起來說:“國都快沒了,我們還要這家干啥?”隨后,一家人在老奶奶帶領下,變賣了全部家當,12口人趕著11頭毛驢,馱著變賣所得的銀元和藥材、醫療器械,來到長治投軍。
這個傳奇家族的到來,給當時正缺醫少藥的一二九師解決了大問題,人們都說他們為一二九師馱來了“半個醫院”。自此,全家12人包括60歲的老奶奶全部參加了八路軍。因為有著行醫的經歷,大多數人都被安排在了醫院里,韓岫巖的二叔擔任了師醫院副院長,韓岫巖成了醫院的一名護士。老奶奶雖然年齡大了,晚間還要照顧只有1歲多的小孫女 韓秀榮,但白天仍在醫院忙活,做著為傷員喂飯、洗紗布的工作。
1938年冬,老奶奶突然去世,部隊首長和醫院的醫生護士們將她安葬在了太行山上,并在太行山上給她豎起了一塊墓碑,上面寫著“韓老太太之墓”,表彰和紀念她對抗戰所作出的貢獻。至此,韓家全家人真正開始了以部隊為家的軍旅生活,老奶奶照顧過的小孫女韓秀榮也被以參軍者的身份送入學校讀書。
這時候,韓岫巖與王近山已經相識,當時王近山任772團副團長,在一次戰斗中被身中兩彈,一顆子彈打在肺部,一顆子彈打中了左臂,戰友們將他抬到了后方的醫院,經過醫生的全力救治才撿回了一條命。醫院安排只有16歲的韓岫巖護理王近山,韓岫巖文靜清秀,每次換藥都不多說話,換完了也便走了。王近山覺得韓岫巖的模樣不錯,工作也很認真仔細,但不好意思與韓岫巖多說什么。
一段時間過后,王近山聽說韓岫巖全家參軍的事跡,不由對韓岫巖心生敬佩,而韓岫巖也了解到王近山在戰場上的輝煌戰績,從心底對王近山產生了幾分崇拜。就這樣,二人互生好感,走得近了一些,戰友們見狀撮合,最終玉成其事,讓兩人走到了一起。那一年,韓岫巖17歲,王近山23歲。結婚當天,王近山將韓岫巖抱上戰馬,兩人策馬揚鞭趕往結婚地點,成為革命夫妻。
王近山和韓岫巖
婚后,王近山在前線的戰場,韓岫巖在后方的醫院,兩人聚少離多,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相互的愛,在槍林彈雨的惦念里,他們的愛情也在一天天的成長。本來叫 韓秀蘭的韓岫巖,通過為自己改名岫巖,以得“近山”,而王近山的一些仗也是為了韓岫巖打的。最有名的是,1943年,兼任太岳軍區第二分區司令員的王近山,于當年10月奉命率1個團趕赴延安,途經山西臨汾東北韓略村時,主動捕捉戰機對日軍實施伏擊,一舉殲滅日軍華北方面軍“戰地觀戰團”服部直臣少將旅團長、6名大佐聯隊長及以下軍官120余人,對配合太岳抗日根據地軍民粉碎日軍秋季大“掃蕩”起了重要作用。
這場戰斗,和王近山聽說韓岫巖所在的醫院被日軍包圍也有關系。當時,他想要率部前去救援,解救韓岫巖,卻在韓略村一帶發現了日寇車隊,心急如焚的他沒有請示,直接下達了作戰命令,和往常一樣身先士卒地沖了上去,結果抓住了大魚,一次殲滅日寇少佐以上軍官186名,打出了抗戰中殲滅日軍軍官最多的戰例。
在后來的解放戰爭中,出于保護妻子的心理,王近山盡力讓妻子都待在自己的身邊,哪怕是在戰場上。甚至,他為韓岫巖找來一輛板車,將板車的四周改裝成花橋的模樣,在行軍時讓妻子坐在里面。盡管這多少有些招搖,但他們的愛情卻如同一朵永不凋零的花盛開在了戰場上,在戰火硝煙中留下了一路芬芳。
兩人的婚姻出現問題是在1953年王近山從朝鮮戰場回國后,1951年,王近山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和上甘嶺戰役等戰役。在上甘嶺戰役中,敵人每天都向十五軍的防區上甘嶺高地傾瀉幾十萬發炮彈和成百上千噸炸彈,打到第七天,十五軍第四十五師幾乎打光了。危急時刻,王近山命令正在換防去后方休整的李德生的十二軍兩個師四個團返回前線,投入戰斗,配屬秦基偉指揮,再增調一個喀秋莎炮團,堅守無名高地43天,最終取得了震驚世界的輝煌勝利。在這些戰斗的過程中,王近山多次遇到危險,他的司機朱鐵民多次冒死救下了他。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在聽說朱鐵民的妻子不能生育后,當即表示要將自己的一個女兒送給朱鐵民。
也就在這一年,韓岫巖生下了最小的女兒,凱旋歸來,王近山見到小女兒非常高興,但說出去的話哪能收回來,最終,他告訴韓岫巖自己將小女兒送人了。韓岫巖聽后很不快,說,孩子是我生的,你說送人就送人了?王近山說,都是舍生忘死的兄弟,哪能出爾反爾。韓岫巖十分舍不得,但她還是拗不過王近山,最終小女兒被送給了朱鐵民,隨了朱鐵民的姓,叫朱元。
愛,因此在王近山的霸道中,有了被割裂的傷痕,已經為王近山生過8個孩子的韓岫巖從此不想再為王近山生育,開始偷偷吃麝香避孕,但王近山并沒有發現。因為在戰爭中受過腿傷,王近山平時需要跳舞進行柔緩的鍛煉,以前都是韓岫巖陪王近山去跳,但自從王近山把小女兒送人后,韓岫巖陪他跳舞的心思也沒了,而她又不想讓別的女人和王近山一起跳舞,這也便有了他們愛情里的一段不幸插曲。我們前文中說到的和韓家人一起“入伍”的韓老奶奶最小的孫女 韓秀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走入王近山和韓岫巖的生活的。
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給了軍人無限高尚的榮譽,智勇雙全的王近山,被譽為二野的“朱可夫”,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因為時常被請去做報告,自然而然就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韓岫巖不想讓別的女人和王近山一起跳舞,那么讓誰去呢?韓秀榮當時已經從地方大學畢業,姐姐韓岫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她。韓秀榮和很多人一樣,在那個年代里都崇拜軍人,更別說是姐夫王近山了。
起初的時候,韓秀榮和王近山一起神采飛揚地進入舞場,接著又說又笑地回來,韓岫巖并沒有在意,但時間長了,她發現王近山對自己有些淡了,和妹妹走得太近了,就不由懷疑起妹妹與王近山的關系來了。她說,王近山平時走路一瘸一拐的,怎么跳起舞來就好了?進而加深了對王近山和妹妹的懷疑,有時甚至因此在家鬧個不停。本來,王近山和韓秀榮之間也沒什么,但經韓岫巖這么一鬧,倔強的王近山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不但沒有向韓岫巖解釋什么,反而與韓秀榮走得更近了。
王近山
韓岫巖想通過娘家人來阻止王近山和韓秀榮,但親人的聲討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同樣倔強的她于是想到了黨組織,于是就有了婦聯在某一天來到家里把韓秀榮帶走,并將她安排在了內蒙古一家醫院工作,不許她和王近山再有往來。本來,韓岫巖想著只要把妹妹弄走,王近山就會回心轉意,但她沒想到王近山卻因此心灰意冷,向她提出了離婚。組織做王近山的工作,王近山不聽,說是愛咋地就咋地,婚他是離定了。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被開除黨籍,一擼到底,轉至地方,去河南一所農場當了副場長。
這個結果也是韓岫巖沒有料到的,聽到消息時,她反反復復地說:“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但她知道王近山在這種時候絕對不會給和她重歸于好的機會,也只能傷心地抹眼淚了。她更沒想到的是,離家的時候,王近山很是傷感、沒落,一個人收拾行李,引發了保姆 黃慎榮的憐憫與同情,而這在隨后成了王近山生命中的又一段愛情。
看著王近山收拾衣服,身邊也沒個人,黃慎榮心頭一酸,上前來問:“首長,你去那里還需不需要人?”王近山說:“需要什么人呢?我現在已經不是軍區副司令員了,無官一身輕,也是孤家寡人一個……”黃慎榮說:“首長,我是說你去那里需不需要一個人陪你……”王近山說:“陪我?那里很苦……誰能不怕苦地來陪我?”黃慎榮說:“我……首長,就讓我去陪你,受再多再大的苦我也不怕……”王近山被感動了,他抬頭看了黃慎榮一眼。
這一年是1964年,王近山與韓岫巖這對抗日戰場上的“金童玉女”就此分開,帶著行李和黃慎榮一起出了家的門,隨后,在河南的農場里,他們相依為命,結婚,并先后生育了兩個孩子。一個戰場的鐵血軍人,就這樣被一個女人的一句話感動,在這里是一直被堅強掩蓋著的脆弱,被溫情一擊后,嘩嘩倒地的聲音。
聽到消息,韓岫巖臉色煞白,說出的依然是那句話:“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五年之后,王近山在戰友們的幫助和領導的關懷下,離開農場,擔任南京軍區擔任副參謀長,昔日的部下前往車站迎接,他是一個“農村老頭”打扮,而黃慎榮除了用竹籃帶著農場的特產,還帶了一只活雞,這個比王近山年輕20歲的女人已經和王近山成了一家人,她背著他們較小的孩子,領著他們較大的孩子。
王近山擔任副參謀長的消息讓韓岫巖萬分激動,雖然兩人已經離婚,但這些年,她從來也沒有忘記過他,時常地,她做夢一樣地感覺自己還坐在他當年為自己做的“花橋”之上,在沒有了危險的戰場上,一直在幸福地漂著。當然,她也會想起他走路時的樣子,但那已不是被跳舞“跳好”了的一瘸一拐,而是他身體瘸拐的傷痛,一下一下地驚得她心痛。那天,她特別高興,把孩子們都叫了過來,告訴他們爸爸的消息,像過年一樣,給孩子們做了很多很多的好吃的。
韓岫巖
之后,韓岫巖想要讓自己離王近山近一些,她先是把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們一個個地送到了王近山的身邊,讓他們去工作、去當兵,又把自己的工作從北京調到上海,為的都是在近距離內多聽到些王近山的消息。在這個過程中,她一直想要見王近山一面,但均遭到了王近山的拒絕,對此,戰友們多少有些看不過,就借助一次在軍區禮堂觀看節目的機會,把她和王近山的座位安排到了一起。誰知在王近山進門的時候,有人卻向王近山報告了這一消息,王近山二話沒說,轉身回家,到家后心臟便不舒服了起來。子女們為王近山端水送藥,王近山說:“好在我今天沒見到她,否則,我會暈倒的!”
人們不知道王近山所說的“暈倒”具體是什么意思,但這里分明包含著他對韓岫巖復雜卻也非常深厚的情感。1974年,王近山被查出胃癌,韓岫巖打電話希望能見王近山一面,但這卻被接電話的王近山的警衛員回絕了:“首長說,他死也不想見你,你還是讓他多活幾年吧!”韓岫巖聽著被掛斷的電話,茫然不知所措,隨后,她帶了不少在當時十分貴重的營養品給王近山,但王近山只要聽說是她帶來的,每次都會送上這樣三個字:扔出去!甚至,直到王近山去世,她也沒能見到王近山最后一面。
《亮劍》中的李云龍
王近山去世后,韓岫巖又把工作調到了北京,和當初由北京到上海一樣,為的還是能與王近山近些。她的子女們說,那個時候,她的家里總擺著王近山的軍裝照,每每年節,她會把照片“請”出來,和王近山說很久很久的心里話。但是,愛情的幸福從前對她來說已經永遠回不去了,兩個倔強的人,倔強的性格在和平的年代里卻碰出了讓人遺憾的火星。說他們是淡了、散了,分明不對,據韓岫巖的兒女們說,晚年的王近山雖然與黃慎榮結了婚,有了孩子,但有時讓黃慎榮去做一些事,叫出來的卻是韓岫巖的名字。甚至,在兒女們被韓岫巖送到身邊后,王近山一直這樣教育他們:你們來到這個世上,這兩樣東西一定不能背叛,一是祖國,二是你們的母親!
愛情,在這里咋就這么有個性,并因此而讓人心痛?至于黃慎榮,她也許也曾感到,自己在王近山呼出的名字韓岫巖里,近似于韓岫巖的影子,這當然會讓作為女人的她傷心的。至于韓秀榮,據說她到內蒙古后,也曾給王近山寫過信,但一直沒有收到王近山的回信,后來與一位新聞工作者結了婚。2007年韓岫巖去世后,她來到北京,送了自己的姐姐最后一程。
《亮劍》中的李云龍的妻子
也許,來到這個世上,有的人就是為了打仗而生,鍋碗瓢盆的溫柔之音永遠不會是他們的向往和激動,愛情的遺憾對他們來說在所難免,而人們也只有在戰斗的號角里向他致敬,向愛過他的女性致敬。當然,在致敬過后,人們會發現,用感動的淚眼看上去,天空會更藍。
《亮劍》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