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是「糖」太多,而是「糖」的吸收太差?中醫改善血糖利用,破解飲食魔咒

1531820.jpg (1200×626)
糖尿病不是「糖」太多,而是「糖」的吸收太差?中醫改善血糖利用,破解飲食魔咒

對於糖尿病,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奇病論》中記載:「 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直接點明,糖尿病就是屬於「消耗」以及「代謝」異常的疾病。

中醫師糖尿病:「消渴」影響肺、脾、腎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現代醫學的糖尿病,歸屬於中醫學的「消渴」範疇。「消,可解釋為消耗水穀及消瘦之意;渴,就是口渴。臨床上,若出現煩渴、多飲、多食、多尿、疲乏消瘦,或尿有甜味的症狀,皆可從消渴來論治。」

他分析,糖尿病的主因,是五臟稟賦脆弱,飲食不節,再加上情志失調,勞逸過度,或外感熱邪等誘因,而導致的臟腑陰虛燥熱、氣陰兩虧、津液輸布失常不暢的一種疾病。

「糖尿病的問題是血糖全部停留在血液中,使血液中飽含高血糖,但五臟六腑卻缺乏糖。因此,治療糖尿病不是一味降糖,而是解決糖吸收問題!」陳潮宗進一步解釋。

中醫治療血糖高著重在於解決「血糖於身體再吸收及利用」的功能,調理脾胃使消化系統機能恢復正常,過多存在於血液裡面的葡萄糖才得以被人體再吸收以及利用,達到降血糖的目的。

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分析,會造成糖尿病的原因非常多,包含傷風外感、營養過盛、機體代謝異常、老化導致肝腎虛損、飲食不節、情志失調、房勞傷腎、先天稟賦不足或過服溫燥藥物等。

因此,想要透過中醫平穩血糖、控制糖尿病,還需經由專業中醫師診斷分析原因後才能對症下藥。

糖尿病不是「糖」太多,而是「糖」的吸收太差?中醫改善血糖利用,破解飲食魔咒

抑制血糖波動 不如從飲食均衡著手

周宗翰認為,西方醫學的治療,著重從於末端降低血糖,所以必須限制患者的飲食;而中醫則認為,找到血糖上升的源頭病因外,對於高血糖給人體細胞造成傷害,則需要營養的治療和修復。

血糖高的患者必須注重營養均衡,而不僅僅是限制飲食。「什麼都吃,但是什麼都不多吃,五穀雜糧類、肉、蛋、奶、蔬果等都要均於攝取。過度的控制飲食會造成隱性飢餓,反而對身體的運化功能造成傷害。」

他進一步說明,食物中的營養必須要轉化成「葡萄糖」,在胰島素的幫助下才能進入細胞,為人體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糖尿病造成的病理性細胞缺氧,使得患者吃得再多都不吸收。

而糖友的胰島細胞因不同程度的受損,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或者受體細胞不敏感,導致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使大量糖分滯留血液中,出現高血糖和飢餓感;另方面,糖友在治療過程中對飲食的限制,也會造成的營養不良。

周宗翰說道:「糖尿病主要治療措施就是控制飲食,糖尿病人不懂得選擇飲食,害怕血糖升高而不敢吃,這樣胰島細胞得到的營養就越少,分泌的胰島素就越少,血糖持續升高,併發症就越多,形成了惡性循環。」

生命的本質,就是細胞利用營養素的新陳代謝。如果細胞無法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細胞就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失去活性,出現功能異常或非正常性死亡,各器官功能開始衰退,引發各種病症,導致衰老或死亡。

糖尿病不是「糖」太多,而是「糖」的吸收太差?中醫改善血糖利用,破解飲食魔咒

掌握飲食順序 糖尿病也能好好吃飯

周宗翰建議,糖尿病患者攝取的食物必須多樣化,以穀物為主,多吃粗糧、水果、蔬菜,攝取適量的營養素,避免所有的加工食品;其次,要加強運動,每天至少步行六千至一萬步,以保持肌肉和關節功能不僵硬。

許多糖友對於不能安心吃飯,感到無助,其實,掌握用餐順序就能有效地降低血糖。

先吃能抑制血糖值急遽上升的蔬菜,包含菇類、海藻類等;再接著吃蛋白質主菜,包含肉類、海鮮類、大豆類或乳製品等;最後吃會讓血糖值上升的碳水化合物和糖類,如米飯、麵包、麵食、薯類等。

如果想要吃水果,建議患者飯後吃,以緩和水果所產生的血糖急速上升作用。因為水果大多屬於單醣類,人體吸收速度快,易造成血糖急速升高,體內需立即分泌大量胰島素,對血糖代謝不利。

澱粉來源可選「南瓜」 做為高血糖食療

周宗翰建議,糖友不妨將精緻澱粉換成纖維質含量較高的五榖雜糧或蔬果類,例如,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鈷的南瓜。「鈷是人體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必須的微量元素,適量攝取可以幫助實現胰島素分泌正常化,從而降低血糖。」

此外,南瓜富含的果膠能和人體多餘的膽固醇結合,對高膽固醇引起的動脈硬化有所幫助。建議糖友們,煮飯時,不妨將把南瓜與白米飯、五穀飯等一起烹調,不但甜美好吃也能增加纖維質攝取量。

糖尿病不是「糖」太多,而是「糖」的吸收太差?中醫改善血糖利用,破解飲食魔咒

文 / 林以璿、黃慧玫 、 圖 / 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