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房子對你來說更像家?
陳鴻文,一位室內設計者,
鐘情于古老的建筑,以及六十年代的復古風格,
他與父親于2017年購入台灣屏東
一座荒廢了十多年的三合院,
組成了一個四代七口的家庭,
想象著一起生活,
兩個人一步一個腳印的練習著。
對于陳鴻文而言,要重建一座新居并不困難,但他卻選擇了修繕這座廢棄的宅邸,在保持原有的格局、殘破的墻壁與窗戶的基礎上,加入新型的材料,以還原這座廢棄的宅邸的外貌,并使用歐洲風格與古舊的傢俱,表現出新舊結合的時尚,耗時兩年,終于將這座廢棄的宅邸建成,并讓一家七口搬入其中。「舊房并非一定要被拆,保存也是保存文化,保存那一段好時光。
我叫陳鴻文,來自台灣屏東,做了十年的室內設計師,為他人設計房屋,使我想到如果有機會,我也要為自己的家庭做一件事:一個能和我們一起生活在一起的家。
這個家庭由我的祖父,我的父母,我的妻子,我的一子一女,四代七口。
三合院修復前
2017年時,我爸爸買下這座三合院,三合院就是一種傳統的閩式建築,中間的房舍叫「大厝」,左右兩邊的叫「護龍」,然後有院子。
我們買下前,它已經荒廢十幾年,屋頂、牆面都塌了,躲著流浪貓狗,就像廢墟,鄰居都不敢靠近。
我老爸是個懂裝飾的人,他問我,你看能不能把這里改造一下,或者干脆把它拆了,從頭再來?我拒絕了,我要把這里恢復成原來的樣子,我老爸一開始是不同意的,他覺得這樣的房子太老了,應該蓋一棟新的,但是我覺得這里的「遺跡」太漂亮了,我可以想象一下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我們前後花兩年時間,到2019年才正式完工,鄰居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要花兩年,修這個破地方。
裝修舊房子,需要找到合適的材料,需要找到合適的傢俱,需要在不破壞建筑的情況下,重新裝修,這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的事情。
我非常喜愛這座古老的房屋,并且想要從這座房屋中探尋到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
就拿三合院來說,三合院的面積相對較小,但面積卻很大,比如客廳、餐廳、院子等,都是一家人聚會的場所,而且三合院的窗戶都是朝著天井的,一眼就能看到對方,一家人的關系非常親密。
我認為這是個不錯的選擇,三合院不設樓層,也不設台階,更適合老年人、孩子們的休閑娛樂,不設年齡范圍。
于是,我就把三合院的布局給保留了下來,包括房間的大小,窗戶的寬度,都沒有改變,只在墻壁上添加了一些新的材料。
從門外進來會先看到整個前院,這座三合院的格局不像傳統的這麼方正,它右邊的房舍比左邊長,這也是我特別喜歡這裡的原因。
如果下雨的話,一家人就會在這里聊天休息。
這堵墻已經坍塌了,上面長滿了苔蘚和嫩芽,但我還是用新的磚頭蓋住了它,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座新的城市。
客廳左右兩邊都是臥房,我一共設計4間。以前的臥房裡沒有廁所,只有一間在外面,全家共用,並不符合現在的生活需求。
所以我把後巷的空間拿來利用,做成衛浴,同時也有採光可以照進房裡,流通性也更好。
左邊比較短的房舍,是單間遊戲室,另外也有一些樂器,有時會有老師來教小朋友,可以學習也可以玩樂。
右側為廚房,餐廳,書房。
之前的廚房都是封閉式的,這也是因為男人對女人的尊重,讓人覺得廚房只適合女孩子,所以才會這麼黑,而現在,我要讓廚房看起來更有穿透力。
我保留原本的灶台,它的磁磚本來都掉了,我們重新修補,除了上面改成新式的爐台,其他結構都沒動。
墻壁上,我做了一扇巨大的窗戶,旁邊,還有一扇圓形的窗戶,可以看到外面。我和夫人經常在一起沖咖啡,所以我們最愛在廚房里。
餐廳我放了張圓桌,一家人圍著吃飯,很有「家」的感覺。
在裝修一棟老房子的時候,并不需要用到所有的舊傢俱。在裝修的時候,由于保持了舊有的磨石子地板、鐵窗和木窗,因此,我使用了皮質的沙發,搭配了歐式的台燈,或者是一些藤編的小東西,來營造出一種新舊結合的復古時尚感覺。
我很喜歡老物件,尤其是1950、1960年代的東西,老舊的電視、早期的製冰機、顯微鏡、中藥櫃,都是我的收藏。
我大學畢業後就出外創業了,十年來都在外地,後來結婚有了孩子,讓我越來越重視家庭關係:家人就是要住在一起。
我的孩子非常活潑,所以我的父親在后院邊給他搭了一個滑板,爺孫倆經常在一起玩耍。
我還在家里放了一些毽子和陀螺,以及我們小時候玩過的東西,現在我們不用成天抱著手機在后院里打游戲了。
如今我們一家人居住在這里,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告訴我爸,我要把這段美好的回憶保留下來,我要讓我的孩子,還有他的孫子,在未來的歲月里,也能感受到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