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厲害的人,越是懂得「忙裡偷閒」。

越是厲害的人,越是懂得「忙裡偷閒」。

為什麼越是厲害的人,越不會被情緒所控制,在高壓和深度焦慮的工作中,仍能把自己管理好,懂得如何讓自己休息?適時的忙裡偷閒才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看《紙牌屋》,覺得主角法蘭西斯真不容易:在外面,跟各路神仙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回到家,還要面對一個強勢的老婆。又煩又焦慮,很累很辛苦。 法蘭西斯有個愛好:  。想想有點滑稽,一個呼風喚雨、令人生畏的政壇精英,居然喜歡這小孩子的玩意——沒錯,這就是他休息的方式。萬科的前副總毛大慶是著名的跑步發燒友,  。

據說,跑步會分泌內啡肽和多巴胺,“會上癮的”。與其[吸·毒],不如跑步。 很喜歡經緯的張穎。這個時代牛逼的人很多,但能牛逼得硬氣低調、愛恨分明卻不容易。

作為經緯中國的掌舵人,能想像到他的忙碌和壓力。他有自己的休息方式:“我喜歡摩托車、徒步、看書、看碟。稍微宅一點,對我來說有很大的作用。” 認識一個姐姐,生意做得很大,四川北京來回飛。事情做大了,焦慮和壓力隨之而來。 我問她,每天管這麼多事,煩麼?她說,煩。

但她有個訣竅: 見過一些傳統意義上的牛逼人士:他們被焦慮壓力和繁雜事務裹挾,他們像高速運轉的機器, 現代社會是個大叢林,沒誰是活在無菌的真空環境下:每個人都會感到疲累,每個人都要面對壓力。在高強度的商業社會中,“會休息”顯得尤為重要:用這樣那樣的方式,暫時忘卻壓力和煩惱。

你需要一個小小的空間,讓鎧甲下的靈魂得以蜷縮於此,享受短暫的棲息和片刻的安寧。正如導師列寧所說的那樣: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會休息”是一種職業能力,和溝通、表達、講演、時間管理一樣,是你實力的一部分。它是慰藉心靈、排遣焦慮的技術,它是冷卻技能、回血回魔的方法。給我兩小時,又是一個電量滿格的戰士。看小說《二號首長》。作為省委書記,小說中的趙德良,是全書最強大的存在。這不僅因為他是全省的最高首長,更是因為他成熟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個人能力,有一個細節,我印象深刻。

趙德良有一種特別的能力,抓緊一切時間休息。別說是這種有幾個小時車程的旅途,就算是只有十幾分鐘車程,他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進入睡眠,哪怕是睡上五分鐘,待他重投入工作時,便會精神抖擻。 當領導的人,往往有一個特別的本事,抓住一切時間休息。而在領導邊上當秘書,更是如此。領導休息的時間,秘書卻不一定能休息。

​秘書工作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能夠養成見縫插針的本事,利用領導開會或者其他時間,打個盹。這不是可有可無的小技巧,而是關乎前途的大事情:秘書在領導面前,必須時刻保持精神飽滿。如果領導見秘書困意如山,這個秘書的路,也就走到頭了。這樣的場景當然不僅僅存在於小說裡:克林頓當總統時,一天工作 12 小時,每晚只睡 5 小時。但他始終有午睡的習慣。訪問接待的應酬令人疲乏,羅斯福的經驗是:在會見賓客或發表演講前,坐在一張椅子或雙人沙發上,閉目休息 20 分鐘。

拿破崙叱吒歐洲,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來思考作戰。傳說他每天只睡 4 個小時,而在發動攻擊的前夜,睡得更少。儘管如此,他十分善於休息,有時在兩次接見活動的 5 分鐘間隔裡,他也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對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強者而言,休息是主動的。休息不一定是一件很爽快的事,而是工作的一部分。本質上,休息和玩是兩件事:休息是恢復活動,以儲備充電為目的。玩是娛樂活動,以爽快身心為目的。可不是每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週六周日,你想放鬆一下。深夜追劇玩實況,熬夜喝酒擼髒串,約朋友去工體嗨翻天……比上班還累,感覺身體被掏空。

長假,你想好好歇歇。收拾行裝,奔赴鼓浪嶼。舟車勞頓,人困馬乏。 訓練強度比軍事拉練還大。這些都不是休息的正確姿勢:它們不僅沒給你充電,反而消耗了你,讓你更加疲勞。相比之下,做做家務,踢一場球,去健身房,或者去奧森轉轉……這些的效果可能會更好。請不要誤解:我並不是說不要玩。實際上,我會專門留出時間去玩:我會玩一整個上午的 xbox,我會玩一下午的狼人殺,我也會打一晚上的麻將……我告訴自己:現在就是犒勞自己,盡情享受就好了。不必有任何內疚,不要再去想現實裡的糟心煩事。我們不是反對玩,而是主張將兩者分開:玩是玩,休息是休息。

為什麼?真正的休息,不是為了爽,而是為了更好工作。休息的精髓,不過兩個字:交叉。我喜歡寫字。但我從來不要求自己,“一天寫十篇”或者“一天寫 8000 字”。通常,當我一天寫 2000 字,我會有些累了,我不那麼享受了,這種感覺並不美妙。我需要切換一項工作,忘記寫字,然後第二天,新鮮感和熱情又會充滿我的身體。我喜歡籃球。但我從來不羨慕每天泡在訓練館的籃球運動員:你讓我每天打 10 小時,連續一星期?那我會吐的——山珍海味天天吃也會膩,林志玲天天看也會膩。我的大學室友是個技術極客。週五晚上他從實驗室回來,說了一句話,差點讓我從椅子上掉下來:這幾天寫代碼太累了,週六我要休息一天,放鬆一下,看看《Linux 內核架構》。

現在回頭看,很能理解了:對他而言,休息就是換換腦子而已。在大理天天看海的日子,和在北京天天加班的日子。過久了,都會倦都會累。看過錢鐘書先生的《圍城》麼?你需要的,只是換個環境換個口味而已。如果從恢復生產的角度,你幹了一天活,其實並不需要用“玩遊戲”、“看電視”來休息——那是不會休息。“洗個碗”、“做做家務”、“下樓走走”或者“換個學習科目”……這些都是更好的休息。你覺得累了,但你不必停下來:換個項目就好了。打球和游泳都是很好的休息,它們能讓你重燃工作的熱情:你寫了一天作業、憋了一天稿子、做了一晚上文案……坐了一整天,那去出一身汗,然後覺得神清氣爽,迅速 refresh 了。

“多線作戰”是現代人重要的職業技能。一般的,我會同時推進三個專案:當我做一個項目,做到力竭做到想吐,我會切換到第二個專案。新鮮的工作內容,讓我如重啟後的電腦,精神抖擻,士氣大振。我節省下了大量的空轉時間。看上去,我是在不知疲倦地連續工作;實際上,只是我方法得當而已。交叉理論並非我的發明。先賢們這樣說的: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休息的高級形態是什麼?我心底的答案是:享受。​人的一生也就 900 多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如果每個月不能覺得享受,而覺得是消耗是煎熬,那想想都覺得很辛苦。

當你不能享受其中的快樂,必然經不起多少挫折,最後結果也多半是不成功不長久。更多時候,享受是一種心態。不要想“等我有錢了就開始享受快樂”,那樣你永遠都不會快樂。就算你二十年後真的很有錢了,那又如何?你已經老了,你不再擁有青春……用心工作,好好生活,現在就要快樂。很多時候,過程真的比終點重要。若只為終點,過程會變成煎熬,容易放棄;而到了一個終點,很難重啟新的旅程,因為你已經擁有許多,不願意再次痛苦。目標是點,過程是鏈。只追求目標卻並不享受過程,在瞬間的喜悅後,終究還是會回到過程的痛苦中。

我們要找到能讓自己每天都快樂的事,這是真正的智慧,也是最好的休息。最幸福的事情是,愛好變成了職業。如果做不到,那就退而求次:忽悠自己,把職業變成愛好。醒著的時候一大半時間要撲在工作上,要是不能覺得有趣,那真是腦子擰了。當你喜歡它,熱愛它,你不再覺得它面目可憎,你會感到時光飛逝,你會不自覺地廢寢忘食,你的生活都明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