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園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地方,進入園區看著各式各樣不同品種的動物,不但新奇有趣,也讓人增廣見聞。而以下這個動物園卻和平常所見的園區完全不同!
裡面破破舊舊,加上一個個窄小的籠子,整個園區只有一位81歲老兵負責打理,甚至門票不到百元,他之所以如此堅持守著園區,其實背後有著相當動人的理由。

81歲的大陸老兵羅應玖,一個普通人,卻是整群動物們的保護神。
「動物走了,只有入土才能為安。」
「三叉走了。」
一個佝僂著背的銀髮老人,推著老式自行車在剛下過晨雨的馬路上疾行。
「昨天人家把牠丟了,過來之後牠不喝水不吃飯,我說去山上挖蚯蚓給牠吃。」
「白挖蚯蚓了,牠已經走了。」
「牠是果子狸,我喊牠三叉。」

老羅把「三叉」埋到了鳳凰山後,這裡有90多個小墳頭。
「動物走了,入土才能為安,我親手埋了牠們,我安心。」
這些墳頭,都來自同一個家,鳳凰山森林公園動物園,一個全中國最孤獨的動物園。
而老羅,正是這個動物園,唯一的工作人員。

坎坷的山路、破舊的建築、蒙灰的燈籠、掉色的動物海報,和發白的觀眾須知。
「鳳凰山森林公園動物園,原票價2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8元),現半價1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4元),兒童免票。」
所有東西的價格都在漲,只有動物園的門票,降成半價了。

來來往往的行人大多不會為老羅駐足,偶爾會有幾個小孩子停下,看著那塊模糊不清的動物海報。
「小朋友,你想看動物嗎?」
老羅操著一口方言吆喝著,小朋友紛紛捂鼻逃走,因為動物園年久失修,臭味撲鼻,實在難以忍受。

一個月三十天,有人來進來參觀的日子屈指可數。
每當迎來遊客,老羅必會盡心盡力地跟在身後講解。
生鏽的鐵欄裡,沒有什麼珍禽猛獸,只是趴著幾隻年老體弱,殘疾多病的動物。
「這是大黑熊乖乖,這是蟒蛇自然,50多公斤呢!天氣熱,孩子不愛動……」

老羅給在這裡的每一個動物,都起了名字。牠們大多都是老羅自掏腰包救下來的動物。
猴子皮皮,差點被盜獵者送上餐桌。

狐狸秋秋,曾經有家卻被人放棄。

小熊乖乖,被捕獸夾抓住,老羅用3000塊人民幣(約新台幣1萬3)從盜獵者手中把牠贖回來。

動物園裡每一隻活著的動物,和那九十個墳包,都是老羅這32年一隻一隻救回來的寶貝。
為了照顧好這些「殘兵敗將」,老羅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負債二百多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80萬),只能靠每個月4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萬7)的退休金貼補。
他的兒子算了一下,這三十來年的飼料錢,已經花了四百多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700多萬 )。沉重的壓力,壓垮了老羅的脊背。
很多人都勸老羅趕快放棄,但老羅從沒鬆過口。「這些動物,老的老,傷的傷,我要是不管牠們,牠們怎麼活。」「籠子是小,但是在生活我依然善待他們。」

「30多年,我對每一個動物的感情,手心手背都是肉,跟養兒女一樣的,如果我不去管牠,我不去救牠,我睡覺也睡不好。」
「回到地方,要做對人民有用的事。」30年前,老羅剛剛從服役了十年的部隊退伍,回到地方工作、結婚、生子。一對兒女,一個屋檐,日子簡單平淡,卻十分幸福。

但接下來的打擊,讓這個曾經的軍人淚紅眼眶 。
妻子因病離開,女兒先心病,老羅的生活越來越艱難,生活的苦痛下,壓著的總是最善良的那些人。
一日,老羅像平時一樣下班回家,就在快到家的時候,他看到路邊有一個男人手裡拿著一個染著紅色液體的袋子。
裡面裝著一隻豪豬,牠的手已經沒了。

正是這一眼,讓老羅再也放不下這隻豪豬。
他想要救助這隻豪豬,可商販只認錢,沒辦法,經過幾番的討價還價,老羅用身上僅有的14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2元),買下了這隻豪豬。
那個年代的14元人民幣是老羅一個月新資的五分之一。
「我只能說把動物救助,我沒有任何理由再把牠送回那群人的手裡!」

老羅救下了豪豬,並醫治好了牠的傷,但那條腿,卻再也站不起來了。
一隻不良於行的豪豬,註定會在野外離去。
老羅沒有猶豫,養下了豪豬,因為他想到了離開部隊的時候,首長交代他的話。
「回到地方,要位人民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那時當地沒有動物園,小朋友們想看一眼動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了讓當地的孩子們都能看到動物,老羅自掏腰包,建立了當地的第一個動物園。
「救助動物,也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吧。」

從那時起,老羅從餐桌上救下了一隻又一隻的動物,雖然牠們殘的殘、老的老,但都是老羅的寶貝。
其中,有一隻沒了尾巴的老虎,和一隻年邁的老獅子洋洋。

有了牠們的到來,動物園顯得更加熱鬧了幾分。
但就在2017年,老羅引以為傲的獅子洋洋,被前來動物園參觀的遊客在食物添加不好的東西。
不久後,他的老虎,也跟著走了。
老羅痛心到了極點,他把牠們埋到了後山上,為了防止賊人半夜來挖墳偷虎的身體,老羅就睡在墳地邊。
一把椅子,一把蒲扇,老羅就在這山林之間,陪著他離去的動物們,睡了整整一周。

風燭殘年的老人啊!卻做著最偉大的事情。
「只要有命,我就要養下去。」
動物園門可羅雀,昔日曾經有過風光,但那也只是曇花一現。
在繁華的都市中,殘破的動物園顯得格格不入。
更多的人來勸說老羅:放棄吧,別養了,你也該享享福了。
但老羅總是哽咽地拒絕,他的身上背負的不只是自己的堅持,還有女兒的臨終的囑託。
2007年,女兒因病離去,臨走前,她拉著爸爸的手,無力地說道。
「爸爸,我已經不能陪你了,我也要走了,這個動物園,你不能把他毀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老羅的背,佝僂得更深了。
人間至悲之事,老羅經歷了一個遍,那些動物,是他生命中唯一的一點甜。
為了不讓動物們認不出自己,他三十年不剪頭髮,哪怕被認成老太太,他也一笑而過。
為了不忽視動物們的感受,他每天只看五分鐘的手機,剩下的時間都去陪伴牠們。
他知道自己的舉動會遭人非議,他咬咬牙把兒子和動物園劃清了界限。

他這輩子好像沒有為自己活過,前半輩子是效忠國家,後半輩子是為了動物。
說到生命的終點,老羅只是一笑而過。
「如果萬一哪天我走不動了,如果倒在那上面了,我心甘情願。」
「只要有命,我就養下去。」
他早已為自己,找好了百年後的歸宿。
三畝半山地,一群被放棄的動物,成為了一個被時代放棄的老人,一生的牽掛。

也許,大家會疑惑,在那麼多條康莊大道前,老羅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條難走的路?是啊,老羅這輩子,有過太多的可能。但最難的這條路,總要有人走下去,老羅,就是那個甘願的人。
人和動物之間的關係,也許是該找到一個平衡點了。霓虹的燈光閃耀著人工的璀璨,成堆的鋼筋編織著空中的樓閣,城市的便利,也是桎梏。也許老羅不是一個成功的生意人,但他的這輩子,充滿光輝。只有更多人的關注,才能讓這個孤獨的動物園,變得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