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開始羨慕別人,和別人攀比時,你的反應決定了他的人生格局

1531347.jpg (1200×626)
當孩子開始羨慕別人,和別人攀比時,你的反應決定了他的人生格局

前不久,一位爸爸接女兒放學的視訊走紅網路。

校門口,這位爸爸身穿短袖,時不時拿出毛巾擦拭臉上的汗水,為了接女兒放學,他一路趕來,並不輕鬆。

可女兒上車之後,卻急忙用校服擋住了自己的臉,裹得嚴嚴實實,生怕被路過的同學認出。

一旁的爸爸看著女兒這樣的舉動,卻只能尷尬地苦笑。

女孩的做法明顯寒了爸爸的心,可出乎意料的是,評論區網友卻紛紛表示理解。

當孩子開始羨慕別人,和別人攀比時,你的反應決定了他的人生格局

是啊,心理學上,孩子從5歲就已經開始在意外界的看法,特別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並且能夠察覺到社會地位的重要性。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與周圍同學的差異時,難免會心理失衡,滋生攀比心理或變得自卑。

前段時間,我就經歷過類似的場景。

那天接兒子放學,他並沒有像往常一樣高興地奔向我,而是一臉落寞地拉著我的胳膊離開。

我正疑惑著呢,他卻突然抬起頭問我:

「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啊?為什麼別的同學都是開車接送,就你騎電動車?」

我心裡咯噔一下,趕緊以給他買了好吃的為由轉移了話題。

事後回想,這個問題明顯不是迴避或者轉移話題,就能糊弄過去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出現「金錢觀萌芽」,也會經歷「物質敏感期」,這個時候的他們,難免會對房子,車子,名牌,票子有錯誤的比較。

「別人家有三套房,我們呢?」

「別人家出門可以坐頭等艙,為什麼我們家就不行?」

一個孩子的價值觀,往往是在生活中的觀察和對比中默默形成的。

如何回答孩子這類問題,不僅藏著為人父母的遠見,更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價值觀。

01

李玫瑾教授在談及「如何看待孩子攀比車房」話題中曾指出:

孩子所有的表現基本上是一個折射,折射出父母的水準。

看過一個視訊,一個小男孩被小朋友嘲笑沒有名牌鞋子穿,結果男孩霸氣回懟:

「我沒穿名牌鞋,是因為我不是一個盲從物質的人。」

「我穿普通鞋,是因為我喜歡它的顏色。」

「一個人,重點不是腳上穿了什麼鞋,而是腦子裡有什麼想法。」

「你遲早會穿不下那些鞋,可你腦中積累的想法,智慧,知識,卻能永遠啟發別人……」

當孩子開始羨慕別人,和別人攀比時,你的反應決定了他的人生格局

一個穿不起名牌鞋的孩子,卻能不卑不亢,句句鏗鏘有力的回擊,父母平日裡對他的教育可見一斑。

在《一歲就上常青藤》一書中,大學教授薛湧曾表示: 父母的態度,才是孩子正確面對貧富差距的關鍵。

他們一家剛搬到美國時,家境拮据,一家三口只能擠在狹小的閣樓裡。

幼稚園的小朋友便對女兒說:「真是太糟了,你們連住的房子也不是自己的。」

還有同學則詢問:「你家怎麼沒有車呀?」

女兒回到家,就問爸爸是怎麼回事。

薛湧如實回答:「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錢買。」

他說,家長如果遮遮掩掩,不僅遮不了窮,反而讓孩子看到家長心虛,就覺得窮是低人一等。

一年後,他們經濟條件好些了,就從紐黑文的小閣樓搬到了波士頓近郊的一套兩臥的房子。

看到爸爸一直努力改善家庭狀況,女兒也漸漸對貧富「免疫」,既不嫌家窮,也不羨慕別人家富裕,非常自信快樂。

後來,上了小學,就有個小朋友來家裡玩,問女兒:「你家裡是窮的還是富的?」

女兒回道:「屬於偏窮的,你家呢?」

言語間,坦誠大方,絲毫不覺得難以啟齒。

有句話說得好, 貧富差距不是真的差距,教育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

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白: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答案。

也要孩子明白:貧與富從來不是評價一個人的全部指標,能定義我們的只有自己。

02

不管家貧與否,重要的是努力向上

其實不管家庭條件如何,也不管是真窮假窮,最重要的是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只要能努力向上,孩子都不會差。

莫言在回憶自己的母親一文裡提到:

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饑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她一邊捶打野菜一邊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 歌唱。我的母親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難,不屈不撓地活下去。

當孩子開始羨慕別人,和別人攀比時,你的反應決定了他的人生格局

對於苦難貧窮,只會哭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積極面對,給孩子信心和勇氣。

03

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身為父母,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讓他們對於金錢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

香港首富李嘉誠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上學的時候,別的孩子都有私家車接送,李嘉誠卻帶著兩個孩子擠電車上下學。

而且兩個孩子從很小就開始打工養活自己,在麥當勞賣過漢堡,也在高爾夫球場當過球童,還學會把掙來的錢拿去資助有困難的孩子。

李嘉誠認為,讓孩子懂得金錢來之不易,懂得付出才有收穫,學會分享給予,比給他們金山銀山還要強百倍。

長大之後,兩兄弟完全沒有富家子弟的驕縱習性,而是養成了踏踏實實,自立自強的品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人父母,除了責任,更需要智慧。

聰明的父母既不炫富也不哭窮,他們會給予孩子愛與鼓勵,教會孩子知世故而不世故,一生不驕不躁,對生活充滿熱情。

這才是值得孩子珍藏一生的財富。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麵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