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的「友善基因」被激發了嗎?提升幸福感其實沒那麼難

1529783.jpg (1200×626)

如今,相比日益提高的物質水平,人們的幸福感卻越來越低。尤其是孩子,甚至很多長輩都會感嘆:「現在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但與此同時,你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物質上的滿足其實並不能給孩子帶來真正的快樂。所謂幸福感其實是一種心理感受,它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

1

給予和幫助他人就是一種幸福!

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幸福感呢?

有個「0成本」的方法,那就是教孩子學會給予和幫助。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心理學研究證明:助人行為可以提高多巴胺的分泌,由此讓人變得快樂而愉悅。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總能收穫滿足體驗。

起初,孩子喜歡幫助別人可能只是為了滿足他人的需要而得到表揚。但接下來,孩子開始關注他人的處境、情感和需要,並將幫助他人當成生命中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因此懂得愛、感激、珍惜,從而獲得幸福感。

然而,現在的獨生子女,有享受不完的愛,「奉獻」卻很少。如果孩子只知索取,那將是十分危險的。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體會愛和感激,感受快樂和幸福。這就需要父母給孩子提供必要的接觸社會的機會,帶孩子一起參加公益慈善活動便不失為一條佳徑。多項社會研究也發現,長期做慈善的人對生活滿意度更高,身體也更健康。

而讓小孩子參與到慈善行為中,還有助於發展孩子獨立決策的能力。

2

慈善不是有錢人才能做

小孩子也能!

提起慈善,很多人會覺得「與我無關」,那是富豪們的專利。還有一些人對慈善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捐錢,認為似乎只有捐款捐物才是做慈善。

NO NO NO!

這其實都是對慈善的一種誤解。做慈善,並不一定要和金錢掛鉤,而是用一顆真誠的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因此,慈善沒有門檻,我們的孩子也可以成為「小小慈善家」。

不花一分錢就能做慈善?當然!慈善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是把孩子用過的玩具和書籍捐給孤殘兒童,也可以是在車上給老人讓個座這麼簡單。

如何把慈善融入到孩子生活中的小事中呢?我們採訪到的兩位媽媽是這樣做的:

有時候在馬路上遇到賣唱的或者盲人、殘疾人,我會把錢給孩子,讓她去給他們。告訴她這些人身體有殘疾,賺錢有困難,但是他們不是單純要錢,他們通過自己的歌聲給別人帶來歡樂,用這種勞動換來錢。我們給他們錢是對他們唱歌的報答,也可以幫助他們度過困難的生活。——凌凌媽(公司職員)

那天去參加慈善音樂會,女兒還拍賣了一張自己的畫,捐給聾兒康復中心的小朋友。但她很不理解為什麼把錢給那些孩子,為什麼不直接給他們吃的。我告訴她,這些錢就是用來給他們買吃的或者衣服的。——林琳(醫生)

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這麼做:

捐獻食品

每當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可以告訴他美味的食物要學會分享,鼓勵孩子把這些食品送給慈善機構或者附近的孤兒院。

參加募捐

很多組織都在為孤兒和需要幫助的孩子籌集資金,你可以鼓勵孩子把自己的零用錢捐出來。即使是小寶寶,你也可以推著他在嬰兒推車裡感受一下慈善活動的氛圍。

你家孩子的「友善基因」被激發了嗎?提升幸福感其實沒那麼難

愛心鞋盒

把沒用的鞋盒裝飾一下,然後裝上孩子的識字卡片、猜字冊子等,拿給慈善機構的小朋友一起玩。

助養

你的家庭可以志願助養一名或幾名山區的孩子,定期給他們寄錢、寫信。當你也接到他們的來信時,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分享。

友好互動

去附近的兒童康復中心和小朋友做友好互動,例如,定期帶孩子拿上一些繪本和書籍,陪一些生病的小朋友看看書,或者和孩子編排一些有趣的節目表演給他們。

慰問孤兒

讓孩子提前準備一些自己製作的「小禮物」送給孤兒院的小朋友,在這個過程中學會陪伴和分享。

同情寵物

收養或幫助一隻被拋棄的小貓或小狗,讓孩子懂得同情、憐愛小生命。

你家孩子的「友善基因」被激發了嗎?提升幸福感其實沒那麼難

3

把慈善當做日常生活方式!

慈善並不是「一次性行為」,而是要學會體驗,把給予他人幫助當做一種生活習慣,才能更好地收穫幸福感!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幫助別人的願望。

而推動孩子「友善基因」的前提便是讓他發現人和人的不同。孩子在3歲左右會有意識發現,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樣的心情,有人憂愁、有人快樂。讓孩子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像他一樣無憂無慮,是教給孩子為什麼去給予的開始。

邀請孩子「分擔」家務活

邀請孩子做你的「小幫手」吧,允許孩子「插手」布置餐桌、分發筷子……這不僅能教給孩子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事實上,如果孩子經常在家裡和父母一起進行一些家務活動,日後他參與團隊事務時,會更富有合作精神,而這無疑也為他以後和身邊人的友善交往打下基礎。

和孩子一起做一名友善的鄰居

引導孩子主動跟小區里的鄰居們問好,並邀請他跟你一起向需要幫助鄰居施與援手。如果你的鄰居是一對年邁的夫婦,子女不常在家,出門時順手帶走他們的垃圾,免去老人爬樓梯的不便。

這是鍛鍊孩子為他人著想的思維和對他人表現責任感的好方法。你對待周圍人的一舉一動,孩子都在模仿和吸納。而且,當小區的鄰居發自內心地向孩子表達謝意時,孩子會獲得最直接的自我認同,這種認同感有助於他們成為慷慨友善、樂於助人的人。

讓孩子體會分享的樂趣

你只是一味地和孩子說「分享可以收穫N倍的快樂」,這是不夠的。孩子的一次分享行為,首先需要父母的表揚稱讚,其次是人們的接納和認可,還有同伴們的信任和喜愛,使得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應該始終是快樂的。

比如,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滑板車分享給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和孩子一起挑選幾樣不錯的繪本或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閱讀玩耍;把你們一起製作的壽司、蛋糕分送給鄰居或者朋友品嘗。你每一次樂於分享的行為,就是孩子時時刻刻的「分享課堂」。

引導孩子看到事物積極的一面

有時,我們身邊似乎圍繞著很多壞消息,比如地震、洪水,這時候記得給孩子戴上「玫瑰色」的眼鏡,引導他關注正在發生的好人好事。

比如一場地震過後,社區團體組織捐款捐物,志願者前往災區幫助受災人民重建家園,不妨都耐心地和孩子介紹一下,這些都能讓孩子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關愛的環境中,對維護孩子的仁愛之心十分有益。

同時,這也是一個你和孩子一起參與助人的好機會。比如,徵詢孩子的意見:願不願意整理出幾件禦寒衣服,捐給受災的弟弟妹妹?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空瓶子,帶到回收中心換取報酬,捐贈給慈善機構……

這些小小的善舉,都會強化孩子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以及友善慷慨的品質,同時也會教會他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孩子天生具備友好和善良的品質,我們需要加以引導,讓他們知道慈善並不僅僅是為了天災人禍而「預留」的。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幸福。

最重要的是,孩子通過觀察父母的行為表現來樹立自己的價值觀,父母時刻做出身體力行的友善慷慨之舉,孩子的天然初心也就容易被培養成終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