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於光緒十六年中榜眼,還曾是光緒帝的珍妃、瑾妃的老師,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力主抗擊,彈劾李鴻章「喪心誤國」,後積極致力於維新變法運動,因此被革職逐出京城,戊戌變法失敗後又出走日本。
文廷式有一本名為《聞塵偶記》,講的是他親聞親見清末朝野政事,經現代學者研究,認為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部分內容收入了《近代史資料》1981年第一期。
不過有些屬於野史,裡面就講到了慈禧46歲時懷孕的事情,眾所周知,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咸豐帝,咸豐帝於1861年離世,彼時慈禧26歲,野心勃勃,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顧命八大臣的勢力因此被剷除,從而形成了「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局面。
同治帝雖然是慈禧的親兒子,但在權力面前,慈禧對同治帝也毫不手軟,1875年,年僅19歲的同治帝就離世了,慈禧從而讓胞妹婉貞年幼的兒子登上皇位,即光緒帝,實際是慈禧的傀儡皇帝。
光緒七年,慈安離世,不少人認為慈安之死是出於慈禧之手,而此時的慈禧正值46歲,守寡已有20年,一天突然犯噁心,就想吃酸的,胃口也不是很好,因此叫了御醫來看。
第一個御醫診斷後,心驚膽戰,他竟診斷出了喜脈,但此事萬萬不可聲張,因此御醫只好說,慈禧太后憂國憂民,太過勞累,多加休息就可以了。
慈禧似乎也沒有往懷孕方面想,但慈禧的情況並不見好轉,李蓮英又遵命宣了另一個御醫過來看,而這個御醫早就對慈禧不滿,慈禧是女性,掌握大權,在旁人看來無疑是「禍水」,許多人都認為清要亡於慈禧,並且慈禧重用了一批漢臣,壓制了滿清貴族的勢力,從而引起了眾人的反感。
診斷出喜脈後,認為可以扳倒慈禧,從而大肆宣稱慈禧有了身孕,這事可不小,朝廷動盪,不少人在私底下猜測這孩子的父親是誰?不過此舉未能扳過慈禧,這個御醫反倒丟了小命,連帶著第一個御醫也喪命了。
不過外面的風言風語總得堵住,此時光緒帝無法坐視不理,就找來了一個老御醫為慈禧診斷,老御醫是個人精,說: 太后只是氣血積累在腹中,需要活血化瘀才能好起來。
不僅如此,薛福臣還說自己治病從來不留藥方,等自己熬煮後自會將藥送入宮中。此舉深得慈禧太后的心思,就這樣到了第三天,慈禧服下藥之後,排出了體內「淤血」,病自然而然就好了。
因為老御醫是光緒帝請來的,悠悠之口也就被堵住了,保住顏面的慈禧自然沒有很快對老御醫動手,但命人去刺殺老御醫時,卻得到了老御醫已經病故的消息,這事最終不了了之。
實際上,老御醫並沒有病死,他給慈禧診斷後連夜逃回了老家,然後對外散布已經病亡的消息,老御醫本來年事已高,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了恭親王,將大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成了晚清的實際掌權人,而在正史上,慈禧在咸豐帝死後,再沒有誕下一兒半女。
你對慈禧這個行為怎麼看待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